聯系我們

                        總部地址:幕拉士大馬路195號南嶺工業大廈12樓A座
                        電話:185-3085-2810(微信同號)
                        鄭州地址:鄭州市紫荊山路75號東城花園1455室
                        監督電話:400-004-0226
                        E-mail:1391292652@qq.com

                        新書推薦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書推薦

                        國魂--中國傳統哲學體系新探

                                          導言:

                        價格:28

                        作者:弘道人

                        出版社:人民科學出版社

                        商品信息

                                 

                                導言:每個國人,都應該在心中筑起中華文化的圣壇,在這里虔誠的紀念先哲前賢,接過他們的智慧,在實踐中無愧于民族的榮耀 

                        人,本來就是智慧動物,如果完全沒有“智慧”,那就只剩下“動物”了。所以人一定要有智慧,而且一定要不斷讓自已有更多,更大,更有用處的智慧。但是我發現,“智慧”這個詞有點被濫用了。說話天花亂墜,信口開河,小聰明,鬼點子,都叫智慧,甚至當和尚出家都成了“無上智慧”。所以說到這個詞,很有必要先限定一個范圍。智慧和知識不同,讀萬卷書也可能是個書呆子;智慧和方法也不同,善于用各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或且有創造力,那叫智能;智慧和個別能力也不同,因為真正的智慧具有基本功,在那兒都能體現,在大事上尤其是智慧的試金石。

                        智慧屬于思想,而只有哲學才是根本的思想。從理論方面說,哲學研究的是整 個世界、人生和歷史的基本規律,追尋的是終極問題的答案,建 立最普遍真理的權威,讓思想和實踐都有所遵循,它不是具體科學,而是百科之王,沒有它,知識王國將無所適從。而中華民族所以能有這五千年,和他的思想傳統有密切聯系,傳統哲學證明道義倫理,重顧全大局,講天人和諧,重人品賢能。

                        中國傳統哲學還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目的性,歸納為一句話四個字就是儒家學者所謂的“修齊治平”,即修身而后齊家,齊家而后治國,治國而后平天下。古人的國是諸候國,地方政治。不但儒家,道家的始祖老子也說過:“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這個目標至今 在精神上也沒有過時。我理解的家不是只顧自已一家,孟子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包括友人和群體;國,即一方之政,也包括事業和社會;所謂平天下,平的統一之意,也是存國御敵、除害安民。只有記信這個總體方向,才能理解哲學思想的意義。

                        從個人實踐方面說:哲學中的世界觀解決信仰問題,而信仰是整個人生的方向,方向錯了一切都錯了:哲學中的人生觀問題,要解決做個什么人、怎么做一個有用、成熟的人,讓他人尊敬的人,推而廣之,以人生觀和修養論為標準,又懂得如何辯識人、對待人,如何交流和用人之道,這都是生活和工作中每天都在發生的問題;哲學中的社會歷史觀,涉及到社會管理即政治法律的規律,也適用于成功的事業管理和所有群體組織……總之,沒有百科之王不能問津的大事包括小事。 

                        回顧人類幾千年來的文明史,有幾個最重要的文明發源地,無不同時是哲學的發源地。東西方世界同時開始和發展,東方文明除了中國以外有印度和伊斯蘭體系,西方的歐洲文明起源于古希臘羅馬。哲學與科學一起誕生。公元前七到六世紀的米利都學派開始推論萬物本源是水(中國約同時有“洪范九疇”的五行論),畢達哥拉斯數哲學出現(中國則有河圖洛書)。古希臘哲學的高峰時期與中國的東周時期同時,比如說,希臘有哲學巨人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中國有哲學巨星老子,孔子和墨子,他們的學說都推動了東西方兩地的發展。

                        當中國在儒家,道家以及佛道宗教思想的多重支配下曲析的走過兩千年,西方世界同時處于中世紀封建時期,而哲學形態基本上是基督教經院哲學,其中也有反神學的“異端”。封建制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必然的面臨衰弱直到崩潰。歷史選擇了西歐這個實驗地。那里,封建統治相對薄弱,資本主義萌芽較早成形。從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歐洲封建體制開始解體。西方學者稱之為“古典學術的再生”,也就是古希臘哲學思想的蘇醒,中國譯文習慣即“文藝復興”時期。這個“文藝”實際上是所有文化的總體,而且是吸收了包括古希臘羅馬,以及東方的中國印度和阿拉伯文明在內的文化。這時的哲學形態是“人文主義”,一方面與神學對立,另一方面以人性人道為研究對象。請注意,這就是全世界整個現代科學文明的源頭---自然科學和哲學空前緊密的結合,產生了哥白尼,布魯諾,也推出了十六到十八世紀西歐哲學---經濟,科學與哲學,互相影響和推動,也是時代發展的三位一體的歷史動力,缺一不可。

                        歷史還是發展和阻力的結合體,才有作用力不斷克服反作用的曲折的前進方式。有代表發展的哲學,也有代表歷史逆流的哲學。封建思想最終被反封建思想所克服。就連極端的反人類的法西斯主義,也有它的哲學前驅:社會進化論和尼采的超人哲學認為,強暴和征服弱者是合理的。這些東西已經被拋進了歷史的拉圾推,但還是要引以為戒。

                        中國的封建統治制度成熟較早,十分頑固,但同樣也要走到盡頭。戰勝封建主義的歷史時期,同樣要有哲學的指引。從嚴復譯著的《天演論》代表西為中用,到康有為的《大同書》代表古為今用,從譚嗣同的“仁學”革命,到到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到孫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哲學“心理建設”,終于實現了推翻封建制度。

                        從全部中國歷史看來,古典哲學貫穿全部歷史,不是小看道德文章,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正是它保障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正是它創造了無數的愛國者和英雄人物,正是所有的在中國文化武裝下的優秀人物創造了無數成果,使得中華民族浩浩蕩蕩的走過五千年,成為世界上唯一具有悠久文明而且至今還充滿青春活力的國家。

                        我們同時也知道,古代中國文明并不是沒有任何污點的紀錄,它也有過挫折與失敗,也有過倒退和悲慘,但也是傳統文化激勵著古往今來的中國人,堅持信念,永不屈服,不斷的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時期,最終走到今天。

                        我們也不會忘記,當西方文明趁著封建史走到高度衰退的時代,明火執仗的踏上中國土地掠奪財富。西方文明中的先進的科學和武器征服過中國,而且同時引起了一些國人思想上的混亂。也曾經有人認為西方一切都好,中國的一切都落后,也有的人固執那些落后,作無謂的抗爭。但是,歷史走過大工業時代,當現代創造了物質文明,也創造了物欲爆炸,世界正走向無限競爭,環境破壞,人心唯利,世界面臨著戰爭和共同毀滅的危險。這時候,有人發現了現代化的缺失,居然就是中國古代文化所說的道德的缺失,義利之間的嚴重倒置,不少人重讀古訓,從中悟到了永恒的真理……

                        人們忘記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最先進的最不可缺失的不是那些新型設備,也不是更尖端的武器,而是最普通不過的空氣,陽光和水。在人類知識世界中,哲學研究的世界觀,人生觀,歷史觀和基本思想方法,就是理性的空氣、陽光和水……東西方文化必然的要互相取補,這個世界需要兩大文化的匯流,而對中國來說,首先是總結和繼承古典文化的精華,還要讓它和現代文明接軌,最終構建 一個包括現代哲學和科學的新文化體系。這是歷史交給我們的任務。

                        歷史走到今天,我們不能忘記曾經的思想革命,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還要繼續努力,把中華民族的輝煌進行到底。 

                        現代“哲學”一詞,源于希臘文(philos  sophos---始于公元前二十世紀歐洲克里特島的愛琴文明,而出現的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活動于前624---550年,與中國的孔子老子約同一時代。那時希臘文“哲學”的詞義是“愛智慧”,也就是視哲學為開拓智慧的學問。

                        東西方思維方式有所不同,簡單的說,西方---從希臘哲學時代開始---主要的是傾向于人類主觀能動的方面,基于人類能夠認識和征服自然,這是西方人追求“智慧”的內在原因;但是,中國古典哲學則傾向于客觀條件發生方面,認為人類首先要認識,主要的是報從客觀規律,才能夠運用規律,從而達到自已的目的,這就是中國哲學最高范疇“道”的來歷。古代先哲認為,哲學研究的是客觀規律,和主觀的愛不愛沒有關系,客觀規律是人類智能首先必需服從的,因而是主要的方面。

                        現代對哲學的定義是: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但這個世界觀,不僅僅是自然世界,也包括人類社會,以及人類的精神世界。所以它更準確的定義可以表述為:哲學是研究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活動規律的科學。如近代中國新哲學的提出者馮友蘭先生在他的《三松堂全集》首卷就說:“哲學是對于人類精神生活的反思。人類的精神生活所涉及的范圍很廣,這個反思所涉及的范圍 也不能不隨之而廣。這個范圍,大概說起來,可以分為三個部份:一部份是自然,一部份是社會,一部份是個人;社會和個人,就是中國傳統哲學所說的‘人’;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就是中國傳統哲學中所說的‘天人之際’。人類的生活,無論是精神的或物質的,都是和天人之際有關系的,所以中國哲學認為天人之際是哲學的主要對象。”我們這本書之所以把“道”等同于中國古典哲學的主題,是因為中國人說道,如孔子和老子書,都包含有“天道”(自然)“人道”(所有的個人)“王(治)道”(社會)三大部份,就整體說,就是道學---中國哲學。所以,“道”更準確的體現了中國哲學的真正含義。

                        中國近代以來,全面總結和把握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要以邏輯學大師金岳霖先生為第一人,他指出,“道”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原動力。 

                        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是世界哲學史上最重要的兩大分支。學習中國哲學,同樣的要了解西方哲學,要從中有所比較。歷史上,中西哲學的比較發生過好幾次,其中主要的有四次。第一次是明清時代,西方科技由傳教士帶進中國,中國出現了李之藻這樣的科學家,西方出現了借中國哲學鼓吹理性以反對封建的說法;第二次是清民之際,由對西方認識較多的先進人物如嚴復等發起認識西學的運動,這時對國人的最大震動就是進化論帶來的厚今薄古,力今勝古的思想;第三次是五四時期,推崇西學以興改良的思潮與頑固復古的論戰是最大的特色,為打破保守思維,也出現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這實際上是解放思想的先聲。不過,真正比較深入的還是第四次,即二十世紀后期,開放改革,面臨國家和民族的騰飛之際提出來的國學思潮,時代特點中中國需要現代化,而西方需要人文加歸,雙方都需要明確各自的優劣,以期更大的進步。在中國研究的目的是息樣在發揮傳統精華的同時,解決吸收先進文化的問題。

                        我們認為,中西哲學文化的比較,目的不在于誰優誰劣,而在于整合對哲學基本問題的正確認識。有人說中國哲學就是倫理哲學,其中沒有認識論,沒有邏輯學,這實際上不是哲學……這種看法值得推敲。中國哲學從先秦時期開始就有了對基本問題的探討,老子提出了道本體理論,宇宙生成的有無關系問題,以后又有了天人之辯,本末之論,心物道器之學,實質上都是圍繞著哲學的基本問題展開的。關于中國哲學中的人文倫理,只能說是中國哲學的特色和長項,而不是中國哲學的全部。近代中國哲學大師侯外盧先生在四十年代就說過:,中國古代有的是“賢人作風”,而古希臘哲學則長于“智者氣象”,這是不同文化造成的長項。還有學者提出,西方思想中比較趨于功利,而中國傳統上重于義利,德才之分,發揚中國哲學的傳統并不妨礙吸收西方先進文化。但如果說為了吸收西方先進文化,而要把自已的好的傳統拋棄,那無論如何都是不正確的。

                        西方先進文化主要的并不就是古希臘文化的直接成果,而是西方在中世紀宗教統治桎梏中千余年生活---由于封建統治手法比東方統治相對的薄弱---這種統治一旦被打破,人們的自由竟爭和功利欲望得以全面的釋放,在一些優秀的天才人物的主導下,從哲學文化,到自然科學,終于造成生產技術的迅猛發展。這不但是西方的好事,也是全人類的好事,不但是西方的發展,也是人類的全部歷史的必然。歷史的革命性發展總是選擇在阻力相對薄弱的環節爆發成功,然后以點帶面,進入不同特色的大融合。從西方的民主科學革命,世界進入現代文明,歷史進入地球村的年代,也是東西方文明融合的時代到來之際。

                        沒有任何事物的存在是絕對正確的。交流,比較,學習,吸收,發展壯大則無論對誰都是絕對的。在交流之前,首先要非常明確的是自已的文化傳統中有奸些是本質同的,正確的,不可丟棄的特色。我認為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人文特色。

                         

                         

                        網站首頁出書流程出書費用知識問答出版案例售后保障關于我們聯系我們新書推薦分類

                        總部地址:幕拉士大馬路195號南嶺工業大廈12樓A座 電話:18530852810

                        鄭州地址:鄭州市紫荊山路75號東城花園1455室 電話:0371-56683330

                        版權所有:鄭州知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知網出書 網站備案號:豫ICP備12004655號-1

                        日本精品videosbestsex日本丨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丨噜噜网噜噜色噜噜吧日日噜天天噜丨欧美18videosex极品丝袜